说起汉朝的那些事儿,总绕不开刘邦那帮人打江山时的乱七八糟。魏王豹这家伙,本来是刘邦的盟友,秦末乱世里大家一起反秦,魏豹起兵后还跟着刘邦打项羽。可这人野心不小,前205年听说占卜师给他的妾薄姬看相,说她能生天子,他就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,翻脸不认人,直接封锁黄河,背叛刘邦。结果呢,韩信带兵一顿猛攻,曹参跟上收尾,魏豹的魏国就这么完了,人被抓了,地盘并入汉朝。薄姬作为魏豹后宫的妾,自然也跟着成了俘虏,进了刘邦的织室干活。这事儿听起来挺狗血,但搁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战败者的女人被分掉太常见了。
薄姬这人,本来出身就不高大上。她妈是魏国宗室远支的魏媪,跟一个吴县的普通男人私奔生了她,爸早早没了,母女俩靠着点旧关系过日子。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闹大泽乡起义,各地诸侯冒头,魏豹立为魏王,魏媪就把女儿送进宫当妾。薄姬那时候年纪不大,进了宫也没啥特别待遇,就是个小角色。魏豹听到许负的预言后,确实对她上心了点,但更多是借着这事儿给自己壮胆,觉得自己能当皇帝的爹。结果预言没灵,魏豹反倒搭上了身家性命。前205年魏国破,薄姬被押到刘邦营地,分配到后宫织室纺纱织布。那些日子,她跟其他俘虏女人一样,干着苦力活,日子过得低调到尘土里。
展开剩余75%刘邦那时候正忙着楚汉相争,成皋灵台是他的临时大本营。薄姬进了织室一年多,刘邦都没正眼瞧她。直到有一天,刘邦闲逛到那儿,听宫女们闲聊提起薄姬的旧事,说她跟管夫人、赵子儿小时候有约定,谁先富贵了别忘别人。管夫人和赵子儿那会儿已经得宠,两人正侍奉刘邦呢,把这事儿一说,刘邦动了恻隐之心,当天就把薄姬召了过去。薄姬顺势提了句昨晚梦见苍龙盘腹,刘邦这人信这个,古人帝王都迷信天象,他一听觉得是吉兆,就临幸了她。搁现在听起来像段子,但史书上《汉书》里就这么记着,没啥花里胡哨的浪漫,就是乱世里的一次机会。刘邦忙着打仗,没再多关注她,前202年薄姬生下儿子刘恒,刘邦赏了点东西,看了几眼就扔一边儿了。
刘恒这孩子,从小就没享过啥父爱。刘邦在世时,宠戚夫人生的刘如意,吕后生的刘盈才是焦点。薄姬母子俩在后宫边缘晃荡,薄姬也没争啥,她知道自己没后台,吕后那性子,稍有风吹草动就下死手。薄姬的低调其实挺聪明,前195年刘邦一死,吕后掌权就开始清算后宫。戚夫人被做成人彘,刘如意中毒,刘邦其他儿子一个个遭殃。
薄姬呢?因为平时不起眼,刘恒又被封到偏远的代国,她母子俩被准许出宫,就这么溜了。代国在北边,靠近匈奴地界,穷山恶水,冬天冻得人直哆嗦。薄姬带着八岁的刘恒上任,封为代王太后,她弟薄昭也跟着去。那里没啥资源,刘恒得亲自管政务,薄姬帮着打理内务,教他怎么恭敬朝廷,怎么管好百姓。吕后派人查诸侯王,薄姬母子从不惹事儿,报告上去全是好评:勤俭、忠顺,没野心。
吕后在位八年,前180年她病死,长安乱成一锅粥。吕产吕禄想接班,周勃陈平这帮刘邦老臣看不下去,发动政变,诛了诸吕。皇位空了,刘邦儿子就剩仨:淮南王刘长、齐王刘襄、代王刘恒。周勃是太尉,绛侯,论功劳排前头,他跟陈平商量,齐王刘襄势力大,但外戚强,容易乱套;刘长是吕后养的,名声不好。
代王刘恒呢?年纪最大,四十出头,代国管得井井有条,母亲薄姬家世薄,没外戚干政的风险。周勃就说,这人稳当,选他能保刘氏江山。史书上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里,周勃对群臣讲,薄氏仁善,选刘恒没错。他甚至派人去代国探底,刘恒舅舅薄昭进京问情况,周勃亲自解释清楚,刘恒才放心入京。周勃这眼光,确实救了大汉。要是选错人,吕氏余党卷土重来,汉朝早黄了。
刘恒一进长安,就登基文帝,薄姬封皇太后。文帝元年,她弟薄昭封轵侯,没啥军功,全靠裙带,但薄姬管得严,没让他胡来。文帝在位二十三年,前157年死,儿子刘启接班景帝,薄姬升太皇太后,中国史上头一个。薄姬那时候六十多,住长乐宫,还是老样子,穿粗布,吃简单,没干预朝政。但她影响深远,文帝的节俭、仁政,多少沾了她教导。刘恒小时候在代国,薄姬教他修身慎行,对匈奴和气,对百姓宽厚。文帝上台,第一件事减税、休养生息,废肉刑,鼓励农耕。薄姬没明说,但她经历过战乱,知道老百姓苦,私下提醒文帝别忘民生。文景之治的底子,就这么打牢了。
周勃这人,功劳大但运气差。文帝四年,前176年,他被贬回封地,有人告他谋反,抓进牢里。周勃慌了,使劲贿赂狱吏,还求薄姬帮忙。薄姬听说,气不打一处来,直接找文帝要人。文帝重审,放了周勃,还复爵。这事儿《汉书》有载,薄姬这步棋走得对。要不是她,周勃一家完蛋,文帝后期谁帮他稳朝堂?周勃儿子周亚夫,后来平七国之乱,保文景盛世延续。薄姬间接救了周家,也稳了汉室。吕后那时候杀刘邦儿子如宰鸡,周勃他们选刘恒,就是看中薄姬的低调。要是薄姬争宠,早跟戚夫人一样下场惨了。
薄姬的低调,不是没本事,是会算计。魏豹背叛刘邦,纯属自大,许负预言他当真了,结果赔本。吕后专权,杀人不眨眼,但薄姬不惹她,就活下来了。代国苦,她不抱怨,教刘恒怎么当好王。文帝即位,她不揽权,影响儿子作风。搁现在说,她就是那种不爱出风头,但事儿办得稳的类型。汉朝开国,女人命运多舛,吕后靠狠劲上位,戚夫人靠美貌,结果都栽了。薄姬靠不起眼,活到太皇太后,前155年六月去世,葬南陵,挨着文帝霸陵。墓里金银不少,2016年和2019年被盗过,考古挖出异域饰品,证明汉朝对外贸易早。
薄姬的故事,搁史书里不长,但影响大。文景之治,国库满,百姓富,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。刘恒的仁厚,多少从她那儿来。她没写书,没立碑,但她的选择,让汉室避开外戚祸。魏豹那反叛,换来薄姬进刘邦宫,要是没那事儿,刘恒出不来,汉朝少个文帝。周勃选人时,说薄氏无虞,就是看透这点。乱世里,女人想活命,不易。薄姬没靠男人,没靠狠劲,就靠稳当,够接地气。想想看,刘邦那么多儿子,就她这支活下来,还开盛世。历史这东西,有时候就看这么个转折。
发布于:山东省10倍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